跳到主要内容

面评技巧

PPT框架

晋升PPT的常见误区:

  • 晋升PPT的形式越炫酷越好
  • 晋升PPT中列的事情越多越好
  • 晋升PPT的内容越详细越好

标准的晋升PPT框架

要求:

  • 结构清晰:用金字塔原理或思维导图来讲解思路,用时间线模型来讲解发展历程,用架构图来讲解系统,用流程图来讲解业务,用UML类图来讲解代码等。
  • 重点突出:将核心内容提炼成3~5个点,让评委能够快速了解你要讲的内容范围。
  • 与实际讲述内容匹配:要讲什么,PPT就配合呈现什么。

第一部分:自我介绍

1~2页的自我介绍

基本信息、当前职责、工作经历

第二部分:自述材料

10~15页的自述材料,用来向评委展现自己的能力。

总体的写作指导思想就是金字塔原理,围绕“我达到了xx级别的要求”这一个中心主题,设计3~5个核心论据,每个论据分为背景、任务、行动和结果4个部分。整个结构就像金字塔一样,中心明确、层次分明、逻辑清晰。

自述材料结构

第三部分:辅助内容

1~3页的辅助内容

自我总结:用能力矩阵或区块的形式,把你的核心能力再提炼总结一下。提炼的内容需要和前面讲的内容呼应,核心能力列3~5项最合适

发展规划:结合自己的发展目标、业务的发展趋势、自己的不足等情况,设定一个综合的发展方向和路径。

PPT写作

写作技巧:

  • 把PPT当成提词器:把PPT当成“提词器”,而不是讲话稿,用来提示你要讲的内容范围。
  • 围绕能力要求提炼论据
    • 核心论据:与目标级别的能力要求强相关,让评委眼前一亮,一般需要提炼3~5项。使用COMD能力模型,根据目标级别的能力要求去找相关的复杂度高的工作。
    • 辅助论据:从侧面说明你的能力,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,只要1~3项就行。
  • 用STAR方法描述论据

STAR方法

Situation(背景)

提炼1~3条关键内容摘要

Task(任务)

描述你在这件事情里面的角色和负责的任务。不要把整个项目的任务写上去,因为评委关注的是“你在项目中发挥的作用”,而不是“整个项目有多牛”。

Action(行动)

讲清楚自己做了什么,展现了哪些能力,这是关键的部分。

PPT只要展示你提炼的3~5个核心点就行,其他内容得靠你自己讲出来。尽量用架构图、流程图、类图和思维导图等形式来展现,然后提炼几个关键内容并用文字展现出来,其他详细内容自述的时候讲出来即可。

PPT上只要写“做了什么”,不用写“为什么这么做”。

Result(结果)

“虚实结合”,且重点在“实”,所有事情的结果都应该围绕效率、效果、质量和成本这4个维度进行量化评估。

量化评估的原则

所谓量化评估,就是要把评估的内容转化成可以量化的数据来呈现。

1、先有基数后有比例

比例数值要有基数说明,因为只有把基数和比例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评估结果。

2、用绝对值而不是相对值

比例数值要用绝对值而不是相对值,因为相对值很好的原因可能是之前做得太差。绝对值描述:指标从x%提升到y%;相对值描述:指标提升了z%。

3、将数值转换为“钱”

将数值转换为“钱”,“钱”可以是收入、支出、成本和人力等。并不是每件事情的最终结果都能够转换为“钱”,只要尽量满足就行了,实在无法转换的也可以不写。

4、分配页数的方法

一般是背景和任务放在第1页,行动放在中间的几页,结果放在最后1页。

如果每个行动相对独立,没有什么关联,那么每个行动和对应的结果放在同一页来讲,能更方便地把行动和结果对应起来。

常见疑问处理

1、业务背景很庞大,介绍起来很费时间,要不要先介绍一下业务背景呢?

要介绍业务背景,但要根据不同的级别采取不同的方式来介绍

  • 跨业务线评委:根据产业链图对整个行业的背景做概要的介绍,介绍行业背景
  • 业务大图来说明你负责的业务范围,让评委对你的职责范围和所做事情的复杂度有一个直观的了解。讲解时,不是自己负责的部分简单带过就行,重点放在自己负责的部分上。

2、某个项目的技术难度很高,但最终的结果不好,可不可以讲呢?

结果不好的原因是不可控的因素,如业务调整、市场变化、政策变化等,讲的时候实事求是,分析结果不好的原因,说出自己的思考和总结。

如果不好的原因是自己导致的,就不能讲。

3、某个项目的技术难度不高,但最终结果特别好,可不可以讲呢?

不要讲,因为晋升PPT自述材料的中心主题是向评委证明你的能力达到了目标级别的要求,而不是展示绩效。

4、做了10件事情,却没有1件特别出彩的,可不可以讲呢?

如果是核心工作,晋升比较难,评委会任务你“只有苦劳,没有功劳”。

如果是辅助类工作,建议从整体上提炼两点,如积极性、主动性和责任担当等方面来展现,同时你需要提炼出一些对别人有借鉴意义的经验或教训。只能作为辅助论据。

PPT讲解

不要照着PPT念,而应该根据PPT上的关键词和语句,适当地展开说明。

一个有效页的讲解时间建议是1~3分钟,平均控制在2分钟左右。

自述环节主要讲What,也就是事实部分,我们做了什么;答辩环节再根据评委的问题来讲Why,也就是这样做的原因,一般是你对技术原理的理解、对业务的思考,以及过去总结的经验教训等。

分类WhatWhy备注
情景行业变化、竞对崛起、政策法规、战略调整为什么有、变化特征、业务影响、如何理解战略类问题,P6/P7基本不问
任务职责和任务为什么安排、优势、核心任务、重要性很少问Why
行动用了xx方案、技术、方法,处理了xx问题为什么用、方案优缺点、方案对比;技术原理、技术选型;经验和教训核心部分
结果具体的量化效果数据好还是不好、理由;与竞对对比结果如何;如还需进一步提升,可能有哪些方法;合作方评价对于行动很好但结果一般的事情需要特别准备,要有清晰的分析和思考

无论多忙都要安排模拟面评。除非出了线上的重大事故,晋升的优先级是最高的。一般来说,自己试讲3遍以上,才能讲得比较流畅。

答辩技巧

答辩环节才是直接决定你能否通过晋升的关键

回答评委提问时,不要急于回答,先明确问题属于哪种类型,想想评委的关注点是什么,然后整理这方面的关键内容,最后组织语言开口回答。

问题类型关注点关键内容
What结果事情+结果
How过程方法+步骤
Why原因原理+思考

What类问题

回答的关键内容是“做了什么事情+得到什么结果”,其中事情部分最好用3句话描述清楚,结果部分尽量用数据来描述。

How类问题

回答的关键内容是“做事情的方法+实施的步骤”,其中方法部分要点出关键词,也就是评委提问的印子,而步骤部分要有逻辑,常见的时间逻辑、空间逻辑和业务逻辑等都可以使用。

How类问题比较常见,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事情,评委一般会关注具体的落地步骤,以及落地过程中你具体负责了哪些工作,再针对这些工作进行考查。

Why类问题

回答的关键内容是“技术原理+思考过程”

  • 技术相关的Why类问题:一般回答相关原理,包括技术理论、技术原则和技术方法论等。
  • 决策相关的Why类问题:一般回答决策背后的思考,包括分析过程、分析方法、分析框架和决策标准等。
  • 综合类问题,与技术和决策都有关系:你的回答既要包括原理,也要包括思考。

Why类问题是答辩环节的核心,评委需要通过Why类的问题来考查到底是你自己达到了某个级别的要求,还是你只是完成了别人安排的任务。

遇到不会的问题,正确的做法是,不要编、不要蒙,老老实实承认不会,然后引导评委关注自己其他的技能,回到自己熟悉的领域。因为晋升的时候,你根本不用证明自己全知全能,只要向评委展示出你的核心能力就够了。

答辩阶段产生争执时,可以这样说:“这部分内容我可能还没有研究透彻,后面我再深入研究一下。”